close


政府砍樹亂開路 小林村恐再滅絕

·          2009-12-13

·          中國時報

·          【張立勳/高縣報導】

    八八水災沖毀甲仙鄉小林村,從小林通往那瑪夏鄉的道路也被大水吞噬。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深入災區,發現公路局事前沒有作環境影響評估、沒有水土保持,就在鬆動的獻肚山開山闢路,這條本月九日通車的新台廿一線,恐將造成小林村再度滅絕。

     住在台北的方儉日前多次南下高雄,關心小林村民未來該如何生活下去。他背著相機深入災區記錄小林村災後重建之路,意外觀察到公路局在沒有工程評估和環評的情況下,往獻肚山上開路,拍下三百多張照片在部落格揭露政府工程單位對山林粗暴的惡行。

     「這是一條通往滅絕的路!」方儉說,政府在山裡開了一條廿米寬的道路,砍樹伐林,獻肚山上躲過水災倖存的樹木,卻被怪手剷除,看來天災好躲,人禍難逃,放眼望去山上黃土一片,毫無生機。

     人和自然是一體,小林村災民今天的遭遇,和山上樹木很像,逃過天災逃不了人禍,方儉痛斥「沙丘上的城堡不可靠,在崩塌地上開路,更是愚不可及。」

     「無中生有的路,憑感覺不斷挖下去。」方儉說,原本可以好好規畫、設計,都不管了,沒有施工圖,工程隨時即興的創作,有路就走,簡直蠻幹,未來將不斷有山崩、土石流,這是台灣沙漠化的開始。

     方儉花三個多月時間,進入小林災區九次,持續觀察台廿一線進展,曾遇上中央大學地質研究員向他說,獻肚山數據變動非常大,顯示地質很不穩定,使用的國外儀器經常出現「爆表」現象,意味國外其他地方鮮少有像小林村巨大變異的地質。

     「在這裡開路,怪手挖一下、壓一下,就成了!」獻肚山地質極不穩定,公路局還硬要開路,方儉大膽預告,未來勢必牽動更大的土石流、崩山。他說,有路基的路都不堪一擊,更何況沒有路基,而這條通往那瑪夏的路是沒有路基的。

     他強調,獻肚山上的樹木因為開路被砍到幾乎精光,小林村民說,五十年前的八七水災也曾迫使他們遷村,但當時山上的樹林蓊鬱,有樹木的涵養,大雨過後幾天太過飽和才造成淹水,現在樹都沒了,代表著滅絕的速度只會更快。

方儉:重建特別條例 帶來永續災難

    獻肚山坍塌造成小林村滅村,公路局卻還在鬆軟的獻肚山上闢路,沒有做任何水土保持。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痛批《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》,毀棄保護生態環境法規,通過特別預算帶來的是災難永續,他更懷疑這條路是為了越域引水復工而做。

     原來的台廿一線進入甲仙鄉後通過五里埔,繞過獻肚山進入小林村,再往錫安山到那瑪夏鄉。近兩個多月,公路局在進入小林後開了兩條便道,一條經河床到獻肚山對岸、另一條則直接往獻肚山上開墾,山壁全是被怪手挖開的新痕跡。

     開挖的土有些就往道路兩側堆放,形成好幾樓高的土堆,道路旁往往就是約有十樓高的深谷,光禿禿的山壁沒有做任何水土保持,這些景象讓人看得怵目驚心,不知何時還會突然崩塌。

     方儉說,這一條穿越獻肚山的「小林替代道路」不須考慮任何法律,不用公告招標,重建條例通過的特別預算,也不必受預算法舉債限制,這條路什麼都沒有,花費大筆人民的納稅錢,卻不能帶來幸福,只有滅絕。

     這條路要通往那瑪夏鄉,方儉提出質疑,那瑪夏鄉只有八百多戶、三千五百餘人,民族村遭滅村後,人口再度流失,為什麼要蓋這麼大的路?他強烈懷疑這是為了越域引水而復工,才修建的路。

     方儉指出,八八水災造成數百人死亡,都是因為不當開發,沒有做好環評,違反森林、水利、水土保持等法令,造成更多土石流、堰塞湖交織的死亡陷阱,殺害許許多多的無辜居民。

     災後重建條例大開任意門,放任災區各種遷村、安置、道路、橋梁和疏濬工程,免除了評估、審議程序,重建條例門戶洞開,讓台灣從高山到海濱陷入災難,方儉稱這簡直是「災難永續條例」。

 

甲仙鄉長:尊重罹難者新路避開河床

     甲仙鄉長劉建芳指出,公路局未與在獻肚山擁有土地權狀或向國有財產局承租的地主協調,恣意在獻肚山開路,日前還曾引起地主抗議,揚言等到路開挖好後,要封路索討過路費,對此,公路局周二將南下與地主討論。

     「大雨一來,這條路恐怕全都毀了!」劉建芳說,這只是臨時便道,據稱未來有打算建造較穩固的高架公路,避開獻肚山和河床,他相信公路局的專業,目前便道可滿足那瑪夏鄉民和錫安山信眾的需求。

     劉建芳無奈地表示,通往那瑪夏鄉的新台廿一線,原本要往河床開路,為尊重小林村罹難者,並顧及那瑪夏鄉民、錫安山居民返家需求,公路局只好往獻肚山開鑿,但願相信公路局的專業。

     小林村通往那瑪夏鄉,這條三公里長的替代道路,九日通車後,從甲仙到那瑪夏只需要四十分鐘,不必再從嘉義繞路,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羅世雄日前也搭車前往體驗,他說一路上跳躍,路況尚待改善,等路基夯實後,工程單位將鋪設柏油。

     義守大學土木與生態工程學系主任翁誌煌指出,若是在緊急或有民生需求狀況下,道路開挖可以不用先行評估,否則緩不濟急,但是隨意的開發山林,對未來生態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。一般山坡地開挖,工程單位會先進行地質鑽探,並從土壤參數、壓密度評估,再來考量開挖。

     小林重建發展協會會長蔡松諭表示,雖然獻肚山仍有安全疑慮,不適合從上面經過,地質要好幾年才會穩定,但以同理心考量到那瑪夏鄉民渴望返家的心情,小林村民同意在尊重罹難者的前提下,從獻肚山開路。

 

 

工務段長:這是最不得已的最好選擇

·          2009-12-13

·          中國時報

·          【許俊偉/台北報導】

     台廿一線小林到那瑪夏,工程人員坦承,「我們知道這裡弱得不該開路」,但那瑪夏居民不遷出,政府就有義務給條維生道路;這只是暫時的搶修出路,「我們清楚雨來土石又坍」,但也只能隨坍隨清隨補。

     交通部長毛治國和公路總局長林志明昨日正好前往小林、那瑪夏,與地方官員視察替代道路路況,並研商未來是否重新選線開闢永久道路。

     面對方儉質疑公路總局竟選擇地質脆弱的獻肚山開路,第一線工程人員也顯無奈。甲仙工務段長劉慶輝說,小林村滅村,整片都是堆積土石,地底又埋了無辜人命,家屬根本不准在上頭開路,工務段只能選擇從獻肚山開出前往那瑪夏的路,「這是最不得已的最好選擇」。

     他坦承,替代道路兩邊坍的一塌糊塗,下雨路當然又斷;有些路段因是溪底便道,水來了路就得封,「這些我們都知道」,但身為公路單位,也只能選擇在脆弱道路上「隨坍隨清隨補」。

     他強調,這只是暫時性搶出的一條路,與永久道路實有落差,依此質疑公路總局開路正確性並不公平,且除了當地居民,公路總局根本不鼓勵外來民眾利用,道路也只是提供小客車雙向能通行的基本路寬。

 

yushan3952 / Xuite日誌 / 回應(10) / 引用(0)
沒有上一則|日誌首頁|沒有下一則
回應